1、特朗普“恐嚇”大不如前,市場或短期平穩;
今天在金融市場中,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大家最近關注的中美談判,對于全球來說,已經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結果,起到了安撫作用。但在昨天晚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發動了他的老技能,利用與中國談判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來施壓其他貿易談判方,態度依然是恐嚇式的。
具體做法是,一方面,特朗普宣布與中國談判取得了巨大成就。當然,從外界來看,這個“巨大”是要打引號的,是有水分的。按照他在社交媒體上的說法,與中國達成的交易占了大便宜,有幾大戰果:第一,拿到了稀土產品的供應;第二,中美之間的關稅問題上,美國對中國加征55%,而中國對美國只加征10%,這被他認為是占了很大便宜;第三,美國出讓的利益只是包括允許中國學生繼續在美國高校上學等,至于其他對他不利的內容,他都放在了“等等”里。他之所以現在大張旗鼓地對外宣布這件事,一方面是安撫國內情緒,另一方面是借此增加與其他貿易談判方的談判籌碼。
緊接著,他對外宣布了第二個內容:如果10個經濟體在7月初還達不成協議,那么之前的關稅豁免就到此為止,美國可能會對這10個經濟體加征高額單邊關稅。這件事對美國資本市場立竿見影地產生了反應。當他宣布這個消息后,美國市場第一時間出現了回踩。
那么,這件事會不會引發燎原之勢,再次打翻整張牌桌,讓金融市場陷入大幅波動甚至回踩的過程呢?個人認為,這個消息本身還不具備這樣的量級,原因有兩個:
第一,特朗普宣布的與中國談判的成果,大家都知道是有水分的。對于很多其他國家來說,也都知道美國實際上并沒有占到大便宜。這次談判是在英國進行的,中國并沒有去美國,這個姿態本身就比較高。
第二,中國雖然允許一些稀土產品的供應,但有一個細節:設置了6個月的期限。在這6個月期限之后,稀土這張牌仍然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還可以無限期地進行限制。作為交換,美國一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向中國供應,包括發動機、芯片等高端產品。所以,這樣的交換對中國來說并不吃虧。
這次談判最終達成這樣的結果,很多國家認為中國在這個過程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那么,這些國家是否也心知肚明地知道,以往對特朗普采取的讓步策略并不明智。是否也應該學習中國相對強硬的態度,反而可能會獲得更多尊重和利益呢?所以,單純從與中國這場談判來說,對于其他國家來說,并不一定是一個真正有分量的籌碼。
特朗普在過去兩三個月擔任美國總統之后,很多執行的策略都是虎頭蛇尾。看起來剛開始恐嚇式的要價非常高,但一旦踢到鐵板上,很快就會做出重大讓步。所以在目前的華爾街,流行一個策略,叫做“TACO策略”(特朗普最終會認慫策略)。現在他再次使用恐嚇式談判的老技能,很有可能也是草草收尾。
這也是市場預期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美國財政部長也非常好心地提前出來打馬虎眼,說7月初雖然是最后的關稅豁免截止時間,但如果對方有誠意的話,有可能會把這個時間往后延期。這個“誠意”指的就是對方盡快拿出一些美國能夠看得上眼的利益作為交換。所以,這場由特朗普再次造成的擾動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小。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最近這兩天,美國發布的一些宏觀數據表現還不錯。昨天晚上,美國發布了關鍵性的通脹數據,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低于預期,核心通脹也比預期要低一點。所以,大家所擔心的關稅所造成的高通脹,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被觸發。
這還沒有被觸發,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很多企業提前做了很多存貨,這些存貨價格比較便宜,所以現在還沒有反映在消費者身上。另外一種可能是,特朗普一開始把關稅拉得非常高,但很快又降低了大部分。現在雖然保留了一點,但保留的比例并不是特別高。在這種情況下,關稅的成本最終可能是由出口商承擔了絕大部分。今天我們看到日本的一些媒體在做這方面報道時,提到了一個數據:日本的汽車出口商向美國出口的汽車相對來說便宜了百分之十幾。我們把這個數字和另外一個數字做對比:美國對日本出口汽車加征的關稅大概是百分之二十幾。所以,百分之十幾相對百分之二十幾,這意味著日本的這些出口商是不是承擔了關稅的大部分成本?也就是說,先割的是出口商的肉。
如果對于相當一部分產品確實如此,那么可能真的如特朗普所愿,通過加征關稅收一部分錢,斂一部分財,收點過路費來反哺一下美國目前面臨的財政上入不敷出的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達到了它一部分的目標。當然,這里面有一個前提,就是未來不要再次飛出一個巨大的黑天鵝,再次大幅提高關稅,達到讓這些出口商生意沒法做的水平。到那個時候,就是一個雙輸的局面。但從目前來看,美國好像找到了它的一種平衡點,既能收到一點錢,又不至于把桌上的牌全部打翻,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
今晚,美國金融市場可能還要面臨另一道關卡:美國國債的發行。這次發行的是30年期超長期國債。這場拍賣能否順利進行?最終拍出的利率水平是否相對較低、大家能夠接受?這對穩定當前美國資產和金融市場至關重要。北京時間凌晨,最終結果將揭曉。
如果在美國政策的強力呵護下,國債能順利發行,那么這將是另一股短期力量,能讓美元資產在這個位置上穩住,短期內脫險。當然,其長期壓力依然存在。相對而言,對于黃金這類資產來說,在美元資產沒有出現重大波動的情況下,其繼續向上沖的動力也不足。黃金并非今天才提及,我們在三四天前也聊過。個人認為,黃金目前到達的位置,對其向上支撐力的進一步發揮也是一種限制。
2、國內市場科技賽道蓄力,等待資金熱情向上恢復
以上是國際資產的情況。再看國內,今天三大指數中有兩個收紅,整體呈現穩定狀態。成交量也略有回暖,接近1.3萬億。但要真正調動市場活躍情緒,1.3萬億顯然只是保底水平,還需繼續向上突破,才能發揮出科技賽道在當前時刻的吸引力。
科技賽道,包括以人工智能和芯片等為代表的領域,今天基本達到市場平均水平,但仍未成為領頭羊。相反,有一個板塊仍在繼續向上攀爬,那就是戰略性資源板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稀土,目前仍在高位運行階段。稀土最終被納入中美談判內容,相關協議以半年為期。半年后,中美可能再次商議。但在接下來的半年里,對于中國眾多稀土生產商和供應商來說,有望拿到不錯的訂單和財報數據。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稀土板塊的表現值得關注。未來一段時間,稀土板塊可能會高頻輪動,呈現較高頻率的波動過程,這是一個政策或博弈驅動型板塊。其他板塊或許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一個周期,但稀土板塊可能只需幾個月。對于喜歡在短時間內關注事件并尋求收獲的朋友來說,稀土板塊確實值得關注。
以上是今天的所有內容。如果還有其他話題,我們下次再繼續聊。今天就到這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