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評級為★★★,主要圍繞以下內容展開:
1、資金壓力緩解,科技賽道會再接再厲嗎?
2、從人民日報的評論,看下半年的機會
如有疑問請以音頻內容為準,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機會與董小姐進一步交流。
新聞解讀評級說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級以下大家選擇聽。
1、資金壓力緩解,科技賽道會再接再厲嗎?
今天是6月份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往往在半年末的時候,我們要密切關注市場上資金的流動性是不是突然變得緊張。今天緊張的情緒有所緩解。這實際上是有利于市場上科技賽道向上發揮的。
我們來看一下,一天期的國債逆回購利率今天下降了30%,回到了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區間。三大指數也隨之翻紅。其中的領頭羊除了軍工板塊之外,剩下的基本上是來自科技賽道。我們之前在6月下旬也曾經跟大家聊到過,要重點關注科技賽道當中的表現。到現在為止,包括人工智能、芯片等等,科技賽道的整體漲幅大概是在6%左右。但即使有了比較明顯的戰績,如果我們拿今年2月份的高峰跟現在對比的話,其實它中間還存在著一個10%到15%的缺口。科技整體或許只是小荷才露尖角而已。
尤其考慮到,科技對市場流動性是非常敏感的。市場流動性比較充沛的時候,它發揮的余地和空間比較大。那么市場流動性比較緊張的時候,會對它形成壓制。就像在今年的4月份和5月份,其實這個賽道中有很多產品和服務可圈可點,但由于市場噤若寒蟬,流動性緊張,成交量低迷,它是受壓制的狀態。那么現在看到,已經有將近一兩周的時間,成交量上升是明顯的。今天滬深兩市的成交量也達到了1.49萬億,相比于昨天稍微掉了一點,但是也在1.5萬億這個水平線上。之前我們也聊到過,1.4萬億到1.6萬億的這個區間,可以認為是市場相對回暖的標準。如果它再持續幾天,對于旁觀的資金會有鼓動作用。這會讓整個行情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科技賽道除了享受到充沛資金滋養之外,它自己行業和產品還在不停地對外釋放利好。這兩天華為最新款的手機對外透露,在8月份會集成人工智能體。人工智能體是很重要的一步(年初我們提到,這個方向在2025年很可能會有突破),現在華為直接想把它集成到最新款手機上,這就讓之前“手機可換可不換”的狀態,變成了“不換就會落伍”的狀態。手機從工具變成了私人助理,它可以幫助規劃,甚至自主完成一些任務。這種升級性的需求有可能會帶動電子消費品的更新換代。華為是很具有示范效應的,其他的手機品牌商,其他的電子消費品企業會不會去跟進呢?這會形成一連串的進展,很值得去關注。
所以我們說,在科技這個方向上,由人工智能領頭,上游芯片,下游電子消費品、人工智能體應用等等,整個產業鏈可能都會形成一定的支撐。這還是主力路線。
以上是從市場情緒角度上來找市場機會在哪里。接下來我們來看另外兩條邏輯線。
2、從人民日報的評論,看下半年的機會
第一條就是政策層面。大家還在等待7月底召開最高層的會議定調,看看到底往哪里發力。我們之前跟大家分析到的一些細節,不管是官方會議的通稿當中的措辭,還是高層到地方上視察的優先次序,大概能看出來,在7月底的這個重要會議當中,大家不要指望有一個整體性的、大的刺激方案出臺,更多可能是局部發力。這個局部重中之重可能仍然落腳在了卡脖子性技術繼續向上攻堅這件事情上。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科技這個賽道在7月的上旬、中旬可能都是非常有看點的一個方向,仍然值得重視。
那么除了科技這個方向之外,另外一個政策上有可能會發力的點在于傳統行業去產能這件事情。去產能就意味著破除內卷,破除惡性競爭。要注意到,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發評論員文章。標題叫《破除內卷式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這篇文章發在了《人民日報》頭版,不能忽視這類官方引導。如果它發在其他的版面上,可以認為是對不同行業,大家還有不同觀點的表態和爭論。但是發在頭版上,這是明確且急迫的官方態度。下半年會不會在某些代表性的行業當中去重拳出擊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是值得期待的。
之前我們梳理過,哪些可能是代表性行業,最典型的就是陷入到價格戰的汽車行業,陷入到價格戰的新能源行業,以及現在整個價格掉到地板價的煤炭行業。我們之前是把重心放在了煤炭這個賽道上,因為它特殊的資本結構。很多的煤炭企業是國有資本的,如果政策調整,這種公司執行最徹底,往往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除了政策上可能的潛在利好之外,我們看到馬上就要進入夏季,其實對煤炭的需求(煤炭發電)有可能會迎來高峰。6月份很多地方的氣溫達到了歷史同期極值,像新疆、四川、山東都出現了歷史最高值。居民用電,空調的降溫等等,用電量會飆升,對于煤炭的需求會不會提升,這個也是拭目以待。
現在為止,在動力煤的價格上還沒有看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但是我們說這個方向或許值得等待。畢竟這個方向上的推動力不是一股,而是好幾股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們從政策這個角度上跟大家稍微梳理了一下市場上潛在的機會。
那么最后我們再回到宏觀基本面這個第三條邏輯線,從數據上,今天看到的是采購經理人指數發布。就像我們在昨天聊到過的,這個數據相比于上個月可能會出現好轉,發布出來之后確實也是如此。不管是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49.7,還是商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都是比上個月稍微回升了0.2個百分點。
這個數據到底怎么樣去看呢?我們說它不影響大局,它最重要的一個信息是要告訴市場,宏觀經濟沒有再繼續惡化。因為數據本身沒有太多值得分析的點(沒有明顯好轉,也沒有明顯惡化),只是比上個月稍微有所回升。在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對于傳統行業來說,就意味著它們仍然在一個需求相對比較低迷,還沒有特別看到曙光的狀態。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到現在為止,一些傳統行業,包括一些傳統消費,一些房地產依然沒有大起色的一個原因。就是政策并不指望在現在給它特別大的一個推動力,那么從它自身市場的需求上,也沒有迎來很大的轉機。對于這些賽道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只能是慢慢等待,慢慢熬,目前短期之內可能機會不大。
以上就是中國內地市場的情況。我們再來看一下海外市場,看一下中國香港。香港現在還是受困于流動性的問題,這個壓力沒有解除,現在還是上不去,也下不來。這個流動性的壓力主要是來自于匯率。現在港元對美元的匯率還是被壓在7.85這個必須得守的底線上。這就意味著金管局可能還在加班加點地去回收港元的流動性。也就意味著資本市場沒有辦法享受到流動性充沛這件事。它只能去等待流動性慢慢地緩解。重點觀測一個指標就是,什么時候看到港元對美元的匯率從7.85這條線落下來,比如說落到7.8,7.81、7.82,情況可能會有所轉暖。
當然市場這個位置上也并不悲觀,原因就是現在還是有很多的力量支撐。包括從內地到香港南下的資金還是不斷淘金,今天仍然是凈買入。
還有一個就是,它跟美國市場以前掛鉤比較緊。美國市場在過去的這一兩周時間里,往上爬升了很大距離。但是香港市場一直是相對落后。香港又是受到美國宏觀政策、貨幣政策的影響大,其實邏輯上它也應該受益。只不過暫時受到流動性壓力,有點落后了。還是未來有一定補漲的機會。所以從這兩方面的角度上來看的話,也并不悲觀。
以上是我們今天聊到的所有內容。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就是重點看內地,那么內地當中科技這個賽道可能仍然行情沒有結束掉,仍然值得重點關注。
以上是今天所有的內容,更多的我們明天再繼續聊,拜拜。
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