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影院,天美传媒97a∨,天堂av,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馬斯克悄悄給新車增加硬件傳感器,重新將FSD定義成“自動”
2025-06-17 16:44

馬斯克悄悄給新車增加硬件傳感器,重新將FSD定義成“自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能車參考 (ID:AI4Auto),作者:賈浩楠,原文標題:《馬斯克悄悄給新車增加硬件傳感器!特斯拉官方FSD介紹刪除“輔助駕駛”:這就是自動駕駛》,題圖來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馬斯克領導特斯拉為新車Model S/X添加前視攝像頭硬件,并將FSD重新定義為自動駕駛而非輔助駕駛。硬件如HW4.0升級至9攝像頭,移除雷達;FSD軟件優化城市駕駛和泊車能力。技術基于統一AI大模型,Robotaxi即將落地,中國市場將推送FSD訂閱服務。

? ?? 硬件升級:新車新增前視攝像頭,FSD官方定義從輔助改為自動。

? ?? 技術戰略:依托統一基座AI大模型驅動FSD,通過蒸餾適配不同硬件版本。

? ?? 軟件優化:FSD V13.2.9提升城市街道認知能力,降低碰撞風險并改善泊車功能。

? ?? Robotaxi進展:特斯拉Robotaxi使用量產車硬件,軟件可能是FSD V14,挑戰傳統L4方案。

? ???? 中國市場計劃:FSD6月起在華逐步推送,可能推出靈活月付訂閱模式。

? ?? 政策推動:北美NHTSA考慮允許生產無方向盤等非標準自動駕駛車輛。

L2陣營的“反攻”,悄然而至。


海外第一槍:不出意外是特斯拉


“悄然”是因為新版Model S/X,增加了一項極其關鍵卻不易察覺的配置:



特斯拉也沒大張旗鼓,但不動聲色地改了量產方案描述口徑


官方對整個FSD的性質定義,也不一樣了。


特斯拉新車全面升級


看出來新車增加了什么嘛?



一個車外前視攝像頭


實際上,之前的賽博皮卡、煥新Model Y都有相同的配置。


當時特斯拉官方的描述是:


前視攝像頭為自動輔助駕駛(automatic assisted driving)和智能召喚功能提供更廣闊的視野。


隨著新版Model X/S公布,官方的措辭改成了:


前視攝像頭為自動駕駛(Autopilot)、自主泊車和智能召喚功能提供更廣闊的視野。


完全刪掉了“輔助”二字,重新將FSD定義成“自動”。



Autopilot可以理解成自動駕駛,也能理解成“自動巡航”。而在FSD,系統自主跟導航走的“巡航NOA功能”,早就貫通了城市、城區及泊車場景,體驗上已經是全流程自動化。


特斯拉和馬斯克的本意應該也是如此。只不過這次比較含蓄,沒有用“完全自動駕駛”來形容,而是潛移默化把FSD(Full Self-Driving)做成產品方案名稱,占領用戶心智。


從完全自動駕駛,到自動輔助駕駛,再到現在的自動駕駛,這又何嘗不是馬斯克在營銷宣傳上的“切香腸”戰術呢?



國內官方明確L2宣傳規范的背景下,所有自主玩家在宣傳時都強調“輔助”二字,特斯拉如今反其道行之,“輔助”扔掉,“智能”也不看在眼里,直接官宣“自動”,勇氣可嘉。


不過具體到中國是不是也這么宣傳,目前還不得而知。


問題是,話術更改的背后,有必要搞搞清楚是特斯拉真有底氣,還是馬斯克又飄了。


特斯拉現行方案、技術體系,能支撐“自動駕駛”嗎?


數次軟硬件迭代更新,現在路上跑的特斯拉的FSD套件方案,實際上已經有眾多版本。


過早的方案就不討論了,受制于當時軟硬件技術水平(比如早期采用英偉達、Mobileye芯片版本),無法體驗特斯拉最新技術成果。


從2019年投產的HW 3.0硬件開始,特斯拉轉向自研算力芯片,自研高度集成的SoC+MCU,具備全套芯片設計+圖像識別算法+多傳感器融合+應用層軟件開發,單芯片算力達72TOPS,板卡算力達到了144TOPS。



第一代Model 3/Y,包括2019年后的Model X,2021年后的Model S,都搭載了HW 3.0,對應的傳感器方案是:前向毫米波雷達+環視攝像頭+超聲波雷達。


HW4.0基礎的“煥新”版,包括新的S3XY,算力700TOPS+,最大的特征就是馬斯克一口氣取消了所有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全車8個攝像頭,承擔所有行車+泊車任務。



北美市場全部為這種8攝像頭純視覺車型,中國市場后續版本又加回了毫米波雷達。


而這次的更新,讓純視覺版本HW4.0,車外攝像頭從8個變成了9個。


所以現行的特斯拉車型,在FSD硬件方案上至少有4個版本:


HW3.0、8攝像頭的HW4.0、8攝像頭+1毫米波雷達的HW4.0,以及最新的9攝像頭HW4.0。


多版本并不妨礙FSD軟件更新推送



最新版本V13.2.9(5月推送),核心技術升級包括:


  • 36Hz全分辨率AI視頻輸入

  • 原生AI4(即HW4.0)輸入與神經網絡架構

  • 4倍數據縮放能力

  • 5倍訓練計算擴展

  • 2倍延遲降低

  • 優化城市街道/高速公路速度策略


功能上,FSD增強了掉頭、泊車下的非規范場景理解、改進獎勵預測以降低碰撞風險、提升攝像頭清潔效率、規控升級FSD體驗更絲滑,以及上了自主規避臨時道路封閉功能。


官方透露后續還會增加不同車庫、車道、車位的定點自主泊車能力。


這些更新,完整覆蓋HW3.0和HW4.0的各個配置、各個車型


而特斯拉整個自動駕駛研發團隊(不包括硬件),只有數百人左右,遠遠小于國內動輒千人起,甚至四五千人的規模。


現在特斯拉對自己的技術路線惜字如金甚至絕口不提了,但從目前的OTA范圍、研發隊伍,以及FSD本身的性能,其實可以看出線索。


后端,特斯拉肯定已經有一個統一的自動駕駛基座模型,規模之大,可能遠超任何自主玩家。


之前小鵬透露基座模型參數720億,算力集群10 EFLPOS。而特斯拉的算力儲備Cortex,建成規模約30 EFLPOS…….


超大規模基座模型,架構很有可能就是VLA,解決Corner case的方式也從數據層面的大力出奇跡,轉向更關鍵的大模型認知理解能力:我在哪?周圍發生了什么?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畢竟,你我考駕照都不是通過模仿其他司機行為才通過的,而是在理解路況車況的基礎上,學習最簡單的駕駛操作知識。


馬斯克“第一性原理”既體現在傳感器層面,也體現在算法架構層面。


基座大模型需要通過預訓練,具備基礎的認知能力、駕駛技能,然后還要通過針對性強化學習,保證安全可靠性。最后,就是把訓練好的大模型“蒸餾”成車端能搭載的“小模型”。


當然這個車端“小”模型也非常大,至少要數百至一千TOPS算力支持。


至于不同車型傳感器、算力配置,只需要做輕量調整適配。比如HW 3.0就是進一步蒸餾,得到一個保留大部分基本能力,但144TOPS也能跑起來的模型。


實際大家很容易就能發現,具備基礎的認知理解現實世界能力的基座大模型,落地應用遠不止眼前的智能輔助駕駛。


明年亮相的HW 5.0硬件,據透露算力已經達到數千TOPS,這可能才是特斯拉敢于去掉“輔助”,直接說“自動駕駛”的根本原因。


這條路線其實國內玩家也在走,比如小鵬的自研圖靈AI芯片、蔚來天璣芯片,以及華為四激光雷達但未透露具體算力的ADS 4.0方案……


本質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相同,只不過國內的名字叫“L3”。


Two more things


今天是兩件“小事”。


特斯拉Robotaxi前兩天剛剛上路,被看成L4賽道“最大鯰魚”以及可能的“顛覆性因素”。因為特斯拉Robotaxi完全不同于Waymo、Apollo、小馬智行等傳統L4玩家,用超多傳感器冗余+部分規則算法來保證安全可靠性,而是采用超大算力+模型,賭AI司機的智能涌現


車型就是Model Y,網友問及是否量產車可用?馬斯克只是回答“軟件是全新版本”。很有可能,特斯拉Robotaxi硬件版本和量產車完全一樣,軟件則可能是期待已久的FSD V14。



政策上,北美也即將為特斯拉Robotaxi開綠燈:NHTSA據說正在考慮允許特斯拉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司”,生產上路不符合現行機動車規定的車型,比如去方向盤等等。


傳統L4量產落地進程才剛見到曙光,L2陣營的反攻,來的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猛烈。“升維”Robotaxi如果大量落地且效果不錯的話,L4該如何回應?



最后,FSD在中國終于要大規模推送了


之前只有部分門店的煥新版Model Y試駕車輛有,而從6月起,FSD開始逐步向更多車型覆蓋。


訂閱模式上也可能會推出更靈活的月付來降低體驗門檻。


一旦FSD體驗能夠轉換為口碑再形成賣點,特斯拉目前的銷量逆境應該會得到翻轉。


問題是月付訂閱,多少錢合適?買斷是6萬4,月付交個朋友的話……1999?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贊賞
關閉贊賞 開啟贊賞

支持一下 ??修改

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芒康县| 宜兴市| 宜宾市| 鄂托克前旗| 电白县| 荃湾区| 鹤山市| 衡山县| 湖南省| 安乡县| 宜都市| 札达县| 壤塘县| 土默特左旗| 叶城县| 吴旗县| 体育| 屯门区| 水富县| 古蔺县| 大渡口区| 武隆县| 宜都市| 涿鹿县| 府谷县| 惠来县| 锡林郭勒盟| 嘉定区| 博乐市| 宁乡县| 澜沧| 河源市| 宁陵县| 凤城市| 开化县| 花莲县| 咸宁市| 临江市| 玉溪市|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