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口老炮,作者:炮哥被人注冊了,題圖來自:AI生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口老炮,作者:炮哥被人注冊了,題圖來自:AI生成
上周我剛說要寫“懟一個人很容易,愛一個人很難”,這周就要啪啪打臉了,杭州下了一整周的雨,我渾身乏力,欲望全無,軟塌塌的像地里的爛泥巴,我這周愛不了任何人,唱反調(diào)的力量還殘余一點。
這周換個話題,不談營銷,也不談公關(guān),我們談?wù)劽襟w,不蹭熱點,流量就不行,但是這周,我不需要流量,說點淺顯易懂的大實話,人舒服,相當于人造太陽,烘干一下我這周濕潤的身體和老心肝。
先談代筆這件事。
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丑陋的事情,我認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媒體人,你用自己的名字做品牌,文章或者視頻更新了,署名也是自己的名字,結(jié)果文章或者文案是別人代寫的,這是不是可以算作一種詐騙行為?
最重要的是,你如果還賣你的內(nèi)容的話,一篇幾十萬,這是一種極大的不負責,我也搞不懂,就是有企業(yè)犯賤,明知道是代筆,還去買。
你可能說我是嫉妒羨慕恨,嫉妒和羨慕,我沒有,恨有。
我一直痛恨一種人,早就喪失了創(chuàng)作能力的人,卻又熱愛坐在媒體或者作家的位置上,侃侃而談,你有什么資格叫媒體老師?你又有什么資格叫做作家?你還能寫得出一篇才華橫溢的文章嗎?你還有系統(tǒng)性輸出認知的能力嗎?陽痿了就老老實實在家含飴弄孫,還出來尋花問柳干什么。
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圈內(nèi),好幾位聲名顯赫的大咖,我就不說名字了,都是用這個手段在做生意,輸出一個思路,讓一眾年輕人代筆,然后發(fā)出來后,署上自己的大名,這種丑惡現(xiàn)象,二三十年前就有,幾個年輕人在北京租一個地下室,開始編篡書籍,然后寫上知名作家的大名,做點盜版書籍,當然,也的確有給正版作家做槍手的。
一個媒體人,一個作家,我個人覺得,誠實是最重要的素養(yǎng),你連自己的文章都作假,還談什么真相?這樣的所謂熱衷于弄虛作假的專家,給你做咨詢,大概率也是弄虛作假,買幾本商業(yè)管理的書看看,你會發(fā)現(xiàn),跟他說得一模一樣,因為他也是那邊抄襲的,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給你私信這個書單。
其實,很多人也問過我,一口老炮都是你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寫的嗎?這說明大家對于這件事情,其實都有所知曉的,真真假假難辨。我可以拍著我的胸脯說,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當然里面會融合一些其他人的觀點,但是我的確沒有找過任何人替我寫。
之前有一個公關(guān)著急拉我出去喝酒,就坐在我身后等著我,一聲不吭地看完我寫一篇文章的全部過程,3000字,一個半小時,我當時心想,還好不是一個美女,否則怕是寫不出來。
這是一個文人的基本潔癖,一篇署了我的名字的文章發(fā)出去,就像我生的孩子在馬路上走,他就得跟我姓,血緣也得經(jīng)得住DNA檢測,找人代寫的文章,就是跟著我姓,卻是別人生出來的孩子,我被綠了。
我真心倡議,你們再去約這些大咖們寫文章的時候,提前說清楚,比如是大咖親自操刀,不允許代筆,否則你幾十萬出去了,買個假貨,何必呢?小野二郎的壽司之所以是小野二郎的壽司,是因為老人家親自用手給你握了,你說那個壽司多好吃?真假就是誰的手而已。壽司不是本質(zhì),那雙手才是。
當然,更有奇葩,自己寫好文章,找大咖的渠道發(fā)出來,就為了讓自己的老板爽,這種公司,我觀察了一下,基本上都是岌岌可危的昔日駱駝,正處于一種奄奄一息的茍延殘喘之中。
最后,不得不再補充一個事情,現(xiàn)在很多大廠,在約稿的時候,首先會讓下面人,排除這個媒體是不是在用AI寫作,如果是,以后就別投了,去AI化是一個重要工作,能不能把去代筆這個事,也列進去?
然后再談?wù)勅崭@件事情。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么不多寫一點,我實話實說,我一周能寫一篇,已經(jīng)非常非常累了,我有公司要管理,我還要去健身,我還要去看書,我還要去喝酒,我還要做家務(wù),我還要看美女,我還要在網(wǎng)上跟好朋友們談心,生活工作那么多事情消耗了大量精力。
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寫一篇不浪費別人生命的文章,是需要消耗很大的算力和心力的,我的手機備忘錄里有十幾個文件夾,小說、詩歌、公司管理、一口老炮、在寫的書……,一口老炮里有幾百個標題和碎片化的記錄,一個標題,沉在那里,我往往要思考好幾周甚至半年,我才會慢慢把一篇內(nèi)容填充出來,可以說,我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如何把備忘錄里欠下的文章寫出來,小說的故事梗概寫完,我就需要去豐富,商業(yè)的認知有了結(jié)論,我就需要去論證。
思考的過程極為漫長,但是一旦思考完了,寫起來就非常快。
我一般就是2個小時左右搞定,我摸一下我的胸口,然后我可以誠實地告訴你們,我也商業(yè)化過,很少很少,一年兩三次,這個時候,往往很痛苦,因為我需要臨時去思考,有時候一整天也寫不出來,有時候得兩三天。
慢工出細活,我看到很多媒體老師,執(zhí)著于讓自己的號日更,其實日更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坑,你的影響力,并不可能因為你日更就提高,乾隆一生寫了幾萬首詩,結(jié)果沒有一首能被人記住,李子柒幾年更新一點內(nèi)容,火遍全球,藝術(shù)從來不因為數(shù)量而偉大,人類的認知也從來不以碎嘴而深刻。
我一直跟很多同行們說,一篇刷屏,引起受眾巨大討論的稿子,頂?shù)纳夏阋荒甑睦接垢遄樱呛孟褚矝]啥鳥用,大部分的同行,依舊固執(zhí)地認為,量可以取代質(zhì)。
這里面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商業(yè)化。
現(xiàn)在的內(nèi)容生態(tài),傳統(tǒng)的廣告已經(jīng)不見了,大多數(shù)都是靠直接出賣內(nèi)容為生,這個時候,一個悖論就產(chǎn)生了,你把內(nèi)容做好之后,商單越來越多,怎么辦?你接還是不接,要不要跟錢做對?于是,很多號,開始每天更新商單,讀者和觀眾都不是傻子,誰會每天來你這里收看廣告?久而久之,爛掉了,沒人再看,影響力下降,商單也就沒了。
你選擇干這一行,就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好內(nèi)容和好營收這件事有一個平衡點的,處理得好就可以持續(xù)性的吃飯,處理不好,就會品牌崩塌,別奢望靠干這一行,可以變成億萬富翁,這就是一個愛好與混口飯吃相結(jié)合的工作而已。
我現(xiàn)在關(guān)注的號,基本上都是一個月寫兩三篇,我一看某些所謂大咖的號,一個月更新十幾篇的,立刻取關(guān),要不是找人代寫,要不就是過度商業(yè)化。
最后,分享一個,我最近提煉出來的思考,做一件事,愛一個人。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用心把這件事情做好,把你要愛的人愛好,世界就會回饋給你一片寧靜,在這個過程中,弄虛作假的成分越高,最終得到的負能量反饋就會越多,這個世界不是一個瞎子,每個人都有一雙閃亮的雙眼,當我們不再尊重一,總是想著二三四五越多越好時,如炬的雙眼,就會拆穿我們,擁有的越多,失去的越快。
做好一件事,愛好一個人,質(zhì)永遠比量更容易讓人持久幸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口老炮,作者:炮哥被人注冊了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