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評級為★★★,主要圍繞以下內容展開:
1、特朗普“恐嚇”大不如前,市場或短期平穩;
2、國內市場科技賽道蓄力,等待資金熱情向上恢復
如有疑問請以音頻內容為準,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機會與董小姐進一步交流。
新聞解讀評級說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級以下大家選擇聽。
1、特朗普“恐嚇”大不如前,市場或短期平穩
今天在金融市場中,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大家最近關注的中美談判,對于全球來說,已經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結果,起到了安撫作用。但在昨天晚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發動了他的老技能,利用與中國談判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來施壓其他貿易談判方,態度依然是恐嚇式的。
具體做法是,一方面,特朗普宣布與中國談判取得了巨大成就。當然,從外界來看,這個“巨大”是要打引號的,是有水分的。按照他在社交媒體上的說法,與中國達成的交易占了大便宜,有幾大戰果:第一,拿到了稀土產品的供應;第二,中美之間的關稅問題上,美國對中國加征55%,而中國對美國只加征10%,這被他認為是占了很大便宜;第三,美國出讓的利益只是包括允許中國學生繼續在美國高校上學等,至于其他對他不利的內容,他都放在了“等等”里。他之所以現在大張旗鼓地對外宣布這件事,一方面是安撫國內情緒,另一方面是借此增加與其他貿易談判方的談判籌碼。
緊接著,他對外宣布了第二個內容:如果10個經濟體在7月初還達不成協議,那么之前的關稅豁免就到此為止,美國可能會對這10個經濟體加征高額單邊關稅。這件事對美國資本市場立竿見影地產生了反應。當他宣布這個消息后,美國市場第一時間出現了回踩。
那么,這件事會不會引發燎原之勢,再次打翻整張牌桌,讓金融市場陷入大幅波動甚至回踩的過程呢?個人認為,這個消息本身還不具備這樣的量級,原因有兩個:
第一,特朗普宣布的與中國談判的成果,大家都知道是有水分的。對于很多其他國家來說,也都知道美國實際上并沒有占到大便宜。這次談判是在英國進行的,中國并沒有去美國,這個姿態本身就比較高。
第二,中國雖然允許一些稀土產品的供應,但有一個細節:設置了6個月的期限。在這6個月期限之后,稀土這張牌仍然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還可以無限期地進行限制。作為交換,美國一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向中國供應,包括發動機、芯片等高端產品。所以,這樣的交換對中國來說并不吃虧。
本文為妙投付費內容,上述僅為摘要,購買本專欄即可解鎖完整內容。新用戶可免費領本專欄7天閱讀體驗機會,在妙投APP-我的-權益兌換 輸入“妙投888”即可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