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ir電影,作者:毒Sir,原文標題:《國劇選角辣眼,看到這就明白了》,題圖來自:AI生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ir電影,作者:毒Sir,原文標題:《國劇選角辣眼,看到這就明白了》,題圖來自:AI生成
好久沒聽到這樣的大白話了:
不紅就是原罪
紅了什么都對
與這“金句”一起來的,還有這一條微博熱搜——“郝蕾讓哈妮克孜別聽。”
一個片段成功帶火了《無限超越班3》,讓這個開分只有5分多的綜藝,豆瓣評分及格了。
到底怎么回事?是郝蕾在單純地幫人叫屈嗎?
Sir認真復盤了這件事。
然后發(fā)現(xiàn),這其實,更像是這個行業(yè)的一個縮影,而郝蕾的不滿,針對的,也是這個行業(yè)長久以來的積習。
內(nèi)娛在“進化”,但有些事,依舊在“拖泥帶水”。
戲外選角
起因很簡單,《無限超越班3》的節(jié)目拍到后期,找來制片人挑演員,也相當于是演員與市場的面試。而在面試過程中,有一位制片人對哈妮克孜說,曾經(jīng)自己有一個項目很適合你,但還是沒選擇你。
為什么?
因為是哈妮克孜戴黑框眼鏡去探班,被制片人認為“長得不好看”。所以在電視劇開拍前,選擇換其他的女演員。
哈妮克孜一邊哭,一邊委屈地說:“我不知道探班也是一種面試”。
郝蕾坐在一旁白眼直翻??粗菘俗慰蓱z,勸道:“這樣的話,你聽聽就好了,從我的觀點上我覺得,都不用聽?!?/p>
看到如此霸氣的郝蕾,觀眾所有結(jié)節(jié)都通暢了。紛紛下場支持哈妮克孜與郝蕾。
郝蕾為什么這么不加掩飾地懟過去,甚至直接說“不用聽”?其實是她站在演員的角度,看到了權(quán)力關(guān)系里,一種隱藏的,由上至下的PUA。
怎么說?
沒錯,在這個行業(yè)里,演員被挑選是件很正常的事,就像在這個節(jié)目里,哈妮克孜自己也說了,自己經(jīng)歷了面試過了,但卡在簽合同那一環(huán)。
演員本來就是會被挑選的。但,這樣的挑選本該發(fā)生在面試環(huán)節(jié),它不該毫無邊界。
退一步說,即便今天因為女演員的平日素顏,覺得其“不好看”而否決了她,提醒了女演員要時刻保持最佳妝容,那么萬一作品需求的是一個性感的角色呢,是不是也要求女演員要保持性感的狀態(tài)?
要知道,當一種權(quán)力關(guān)系跨越了原本該有的界限,就很容易出問題。
我們都聽說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導演性騷擾事件,而導致這些事件出現(xiàn)的原因,也大多是以為導演把這種挑選演員的權(quán)力帶到了戲外,模糊了本該有的界限。
這就像——舉個不恰當?shù)睦樱帽饶阋惶炖鬯览刍睿ぷ鹘K于結(jié)束,跟領(lǐng)導一起下班,坐電梯的時候沒讓領(lǐng)導先走,第二天被開除了。開除原因,領(lǐng)導在所有同事面前說你沒有眼力見。
這很是不合理。
然而現(xiàn)在的娛樂圈,這樣不合理的存在,卻深入骨髓。甚至有時到了毫無顧忌的程度。
就像節(jié)目中,在哈妮克孜之后下一位不被制片人考慮的女演員,鐘麗麗,就直接被點名說,你的型就是不如甜妹要寬。
直接懟臉開大。
最后,鐘麗麗也淚灑現(xiàn)場,認為自己也是被挑剩下的。
說白了,這就是權(quán)力關(guān)系不對等造成的。
一方面,有權(quán)挑選的人認為自己掌握了生殺予奪的大權(quán),這導致了他們心態(tài)上的高人一等。
另一方面,他們也并沒有把握好這種邊界感。所以即便這不是這位制片人的本意,但也造成了實質(zhì)上的PUA。
郝蕾身為演員,自然清楚這里的問題所在。
流量導向
可郝蕾不滿的僅僅是這些嗎?
不止。
她之所以說出“不紅是原罪”這樣的話,其實指向的并不是什么個人,而是這個行業(yè)一直存在的頑疾——流量為先。
換言之,雖然制片人在挑選演員時有一萬種理由:長相不符合,演技一般般,性格不合適......但在“流量”這個詞面前,所有的理由都不重要。
就像《喜劇之王》里呈現(xiàn)的那樣,龍?zhí)籽輪T在選角導演面前要低著頭。
選角導演在導演面前低著頭。
而導演,在大牌明星面前也得低著頭。
同樣是演員,看的不是演技啊角色適配度啊這些,只是流量。
可問題是,《無限超越班》是個演技類綜藝啊,不是應該演技為先嗎?如果還是依照著那些古偶劇選演員的方式,那么這個綜藝到底辦來干嘛的?
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下面這一幕——
饒雪漫在挑最想合作的男演員時,明明顏安有著更好的表現(xiàn)力,但,最終還是將“最想合作男演員”的offer發(fā)給了柯淳。
而暫不考慮合作的演員,選擇了顏安。
畢竟,這位是短劇賽道的S級演員,有流量,就會有收益。
于是劉濤憤怒發(fā)問:
市場選擇的依然還是流量,制片人選擇的還是流量,被選上的人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有更多人認知和喜歡嗎?
而郝蕾在一旁也無比憤怒:“我就心中的無名火”。
郝蕾不知道這是當下市場的常態(tài)嗎?
當然知道。
就像這個節(jié)目播出的同時,院線就悄咪咪上映了一部作品,《永不失聯(lián)的愛》,編劇饒雪漫,主演就有在節(jié)目中表現(xiàn)備受質(zhì)疑的丁真。
雖然票房只有409萬,可這樣的項目能搬上銀幕,就已經(jīng)是很多演員夢寐以求的機會了。
那她為什么還如此憤怒?
因為這是一個演技類綜藝,因為它的初衷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有演技的新生力量。
但結(jié)果呢?等來的依然是那套市場的頑疾——不論好壞,只管賺錢。一點都不曾改變。
當然,作為一個綜藝,不會把制片方設(shè)置為一個“惡人”的角色,到了下一集,饒雪漫在見到顏安的演技確實很靈時,她又開始問顏安的檔期是什么時候。
可這樣的選擇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也就無人知曉了。
“專業(yè)”缺失
歸根結(jié)底,這件事并不是什么單一事件,它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則是這個行業(yè)所急需改變的現(xiàn)狀——“不專業(yè)?!?/p>
從毫無邊界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到流量為先的選角方式,雖然從技術(shù)上我們比以前進步了很多,從分工上也變得煞有其事,但骨子里,卻依然沒有甩開那些陳舊思維,依然沒有變得真正職業(yè)化起來。
這樣的“不專業(yè)”在早年確實司空見慣。
比如郝蕾,她曾經(jīng)在2010年拍《新永不瞑目》,就因為莫須有的緋聞而被換下女一角色。
為了澄清,她迅速發(fā)博,否認了這一污蔑,在文章里她寫到“無論誰做錯了什么,或沒做錯過什么……僅僅是一個魚龍混雜的爛泥垃圾場環(huán)境里生存的女孩子而已?!?/p>
在15年前,她就聲稱演藝圈就是一個“魚龍混雜的爛泥垃圾場”。
她知道被挑選后,還被踢開一邊的苦。
但,15年后。這個魚龍混雜的爛泥垃圾場,卻依舊沒有被打掃干凈。
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沒有建立如同好萊塢那般健全的工會,去管理演員合理的薪酬待遇,工作時長等。
就拿演員來說。從某些意義上,我們的“演員”,甚至就是公司的“資產(chǎn)”。它并非是一個工作,而是一個人設(shè)。既然是人設(shè),那么演員私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被納入考量的體系里,反而演技,變得沒那么重要了。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就必然會產(chǎn)生這些——寧可為了粉絲的感受,而不愿意拍接吻戲的演員。或是,為了男友的感受,也不會再拍戀愛戲的演員。以及,一些出名的短劇演員,在被問到是否會選擇長劇時,他們的必然say no——“短劇唯一S+女演員”,李沐宸給出的原因是,長劇沒錢。
短劇S級男主柯淳,也是寧愿演一輩子霸總,也繞著彎拒絕:“做不了影帝”做不了“視帝”,那就做“豎帝”。美其名曰,量變引起質(zhì)變。
是我們真的沒有好的年輕演員了嗎?
當然不是。
像是,前段時間因為《白蛇人間》切片又一次翻紅的曹駿?;蚴?,已經(jīng)在青年演員里的,演技可圈可點的蔣奇明,在《邊水往事》一個痛苦的眼神,一句喜不自勝的話,湊出了一個在極度癲狂狀態(tài)下的王安全?;蚴牵诠排歼@片演技重災區(qū)里,丁禹兮還是憑借自己與女主拉扯中的吻戲,成為最會親嘴的“純欲”男演員。
這些都是好苗子。
哪怕是在《無限超越班》里,我們也能看到剛開始面試時,將自己被拐賣到緬甸的真實經(jīng)歷表現(xiàn)出來的王星(雖然后面的演技還是有待進步);或是,有情緒爆發(fā)也有控制的奚望。
但,在這樣普遍不專業(yè)的環(huán)境下,他們的還是機會太少。
因為他們沒“關(guān)系”。也因為沒“流量”。
大量的職業(yè)演員,只好藏在無人知曉的角落里,等待著從天上掉下餡餅來。
所以沒錯,這都是行業(yè)內(nèi)沒有“職業(yè)化”造成的。
選角本該是件很專業(yè)的事,它要看一個演員的演技,要看他能否勝任一個角色,要看他的鏡頭感,能否在鏡頭下體現(xiàn)出角色該有的氣質(zhì)。它不是一句“看眼緣”就能解決的事。
演員也本該是一份職業(yè),他無需時刻保持著一種完美的形象,也無需時刻迎合著某種需求。
他只需要在鏡頭前,把角色演好。
一個劇組,如果從導演到演員,從制片到編劇,都能保持自己的專業(yè)性,那么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就不會差到離譜。
只是可惜,雖然當下我們的許多觀念都在進步,但影視行業(yè)的專業(yè)性還是沒得到足夠重視,這就造成了許多奇葩的項目落地,也造成了大量讓人大跌眼鏡的作品問世。
而我們,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如郝蕾這般,發(fā)發(fā)牢騷。
可是啊,認識到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或許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畢竟有認知,才會有目標地一點點改變。
我們沒辦法一口氣吃個胖子,但也不能甘于原地踏步。
不是嗎?
我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ir電影,作者:毒Sir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