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視覺中國
開年以來A股行情逐漸升溫,春季行情萌動。接下來的投資該怎么做?
對于基金投資而言,成功的投資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做好大方向上的擇時,跟上行情趨勢;第二就是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選擇好產品。
去年9.24行情啟動后,早期指數上漲較快,之后上證指數維持了震蕩行情;今年春節后,在系列政策、AI產業創新等因素影響下,行情有啟動跡象,市場信心逐步回暖。當下如果不想在投資上躺平的話,選擇大盤寬基指數產品,伺機布局,不失為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投資策略。
大道至簡,上證指數是我們最為熟悉、易懂的選擇,而對于這類行業覆蓋全、成分股數量多的指數,增強策略發揮空間相對更大,選擇增強款投資工具不失為明智之選。通過上證指數增強ETF(認購代碼562813),可以方便追求便捷把握國內經濟成長帶來的平均收益和策略增強收益。
春季行情隱現,投資可以更樂觀一些
短期行情較難預測,但歷史往往押著相同的韻腳,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敘事正在形成,積極布局可能是大概率正確的事。
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A股經歷了長達3年的調整后,包括業績、估值等方面的風險都已在股價上得到較為充分的體現。去年9.24之后,更加積極的政策取向讓市場信心逐漸恢復,帶動了人氣、交易重新活躍。經過三個多月的整固,目前A股市場整體環境更加積極。
政策上來看,監管部門力推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社保、保險、理財等未來有望給市場帶來更多中長期資金。中信證券測算,相關目標下,入市資金規模或達萬億。
經濟基本面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GDP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顯示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濟穩步走在復蘇路上。
更為重要的是,2024年以來新質生產力成果不斷涌現,從黑神話悟空實現3A游戲的突破,到六代機的翱翔,再到今年DeepSeek的橫空出世大幅提升我國AI競爭力,電影爆款《哪吒之魔童鬧海》背后表征我國動畫工業的崛起,科技創新方面的正向突破越來越多。一方面為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帶來綜合競爭力的增強,使得上市公司盈利增長更加有根有基;另一方面更是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有望帶來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
德意志銀行在最近的報告中就表示,2025年低成本人工智能系統DeepSeek的推出備受世界矚目,體現了中國知識產權已獲得全球認可。中國在高附加值領域不斷實現突破,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構筑全產業鏈競爭優勢。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進程有望使估值折價逐漸消失,并有望在未來扭轉為溢價。
市場估值上看,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上證指數TTM市盈率為14.58倍,處于上市以來30.30%分位;估值較去年9.24前有所提升,不過考慮到上市公司業績的恢復以及市場信心恢復帶來的價值重估過程,目前性價比仍突出。
上證指數走勢與估值分位
在目前點位,繼續下行的空間不大,長期視角來看,向上概率更大。在中國資產系統重估的背景下,想要逐步入場的投資者,上證指數增強ETF(認購代碼562813)是更簡便、直接的寬基投資選擇。
上證指數不斷向新 刻畫宏觀經濟與產業結構變遷
上證指數于1991年發布,可謂是一個國民級指數,大家經常用滬指來形容A股大盤整體表現。
目前在國內眾多寬基指數中,上證指數依然是較能反應宏觀經濟成長的經典指數之一。上證指數作為一個涵蓋了滬市絕大部分上市股票的綜合指數,其覆蓋股票數量之多、覆蓋行業之全,是其他指數難以比擬的。截至2月10日,目前成分股數量達到2249個,覆蓋了所有30個中信一級行業,權重最高的行業分別是金融、工業、能源、信息技術、原材料、主要消費、公用事業等,與當前經濟發展結構大體相符,因此能較好反映整體經濟趨勢,獲取市場平均收益。
上證綜指行業構成(截止2025.2.10日,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
行業主題型指數產品的投資難度無疑是更大的,選擇寬基基本款如上證指數進行投資,可能是更穩妥的選擇。上證指數就是那個對于大部分人認知度更高、更熟悉的選擇。
而且上證指數是與時俱進的,自發布以來上證指數共經歷4次編制規則調整,前三次調整分別在1999年、2002年、2007年完成,主要是調整新股納入指數編制的時間,從而解決指數失真的問題。2020年7月22日,上證指數編制規則更是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納入了科創板和紅籌CDR,剔除風險警示股票,也就是ST、*ST股。另外延長了新股計入指數時間,力求減少新股帶來的波動,增強穩定性。
通過這些規則,我們可以看到,上證指數在構成上是不斷變化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都在上證指數里有所反應。之前沒有那么多科技股成分股,如今隨著科創板的納入,科技元素、新質生產力元素已經越來越多。同時,一些產業在度過黃金期后,在指數中的權重也相應下降,如截至目前房地產在上證指數中的權重已經降到1.32%,退出了前十大權重行業的位置。
目前除了跟蹤上證指數的普通被動產品,還有了更具潛力的選擇——首場首只采用指數增強策略的嘉實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指數增強型基金是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加入了主動管理等因素,通過量化選股、基本面選股等手段,力求超越標的指數表現。
在嘉實基金看來,對于上證指數這類全行業覆蓋、標的數量眾多、更具代表性和長期生命力的優質寬基,通過深度研究創造收益增強的可探索空間相對較大。
央國企占比高,分紅來源豐富
上證指數還有一大突出特色是,央國企占比高,紅利屬性更強,再疊加增強策略努力挖掘超額收益,上證指數增強ETF分紅來源豐富。
廣發證券研究顯示,截至2025.1.27,從數量占比來看,上證綜指內地方國企與央企數量約800家,占比約36%;從權重分布來看,指數成分股內央國企占比約62%,中特估屬性突出且位于可比指數前列。
Wind數據也顯示,截至2025年1月8日,市值千億元以上的個股數量占比為4.4%,市值占比合計達到六成,凸顯上證指數相對更偏大盤股風格。
這主要是由于很多“中字頭”都是在滬市上市,且權重往往較大。而且上證指數是總市值加權來計算個股權重,而多數指數是基于自由流通市值進行加權。央國企上市公司因為國有股占比高的原因,大多是自由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例相對較低,因此央國企權重在上證指數上就更高一些。
在新“國九條”提振資本市場大背景下,并購重組等政策、央國企“市值管理”要求或被強化,作為央國企占比高的寬基指數,上證指數有望受益央國企競爭力提升以及價值重估過程。同時,央國企占比高帶來的較高股息率又為投資增添一道“紅利”。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上證指數股息率為2.69%,明顯高于中證全指、中證500等寬基指數。
2024年以來,由于市場風險偏好的變化,市場對于高股息類資產更加青睞,帶來相關股票的上漲。展望未來低利率環境,包括險資等長期資金青睞配置紅利類資產,這種風格有望延續。
加上指數增強策略的加持,跑贏基準的超額收益可以作為基金分紅來源,將有望進一步提升分紅潛力。嘉實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產品招募說明書中明確指出,基金收益評價日核定的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超過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達到 1%以上時,基金管理人可以進行收益分配;每次基金收益分配數額的確定原則為,使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盡可能貼近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
也就是說,基金相較于上證綜指的超額收益達到1%以上,就會進行分紅,從而讓基金凈值增長與上證綜指更接近。
投上證指數 優選增強款
總之,在當前的方位,上證指數還是安全邊際較高、有很多投資玩法可結合的配置選擇。以這樣的寬基指數為底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偏好,來搭配其他類型的資產,會是比較合理的資產配置方法。除了低位長投,獲取指數上漲與股息率帶來的長期收益,還可以針對上證指數的國民熟知度高的特征,開發多種投資策略,比如網格交易、定投等。
投資者可以關注2月17日起開啟網上現金認購的嘉實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認購代碼562813,簡稱上證指數增強ETF。這是全市場首只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與普通上證指數ETF相比,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除了具備持倉透明、費率較低、流動性強、交易便捷等特征外,還有望獲取基金經理主動管理所帶來的超額收益。
推出全市場第一只上證指數的增強策略ETF產品,體現了嘉實基金在指數產品領域的創新能力。由于上證指數成分股數量非常大,超過2200只股票,通過深度研究創造收益增強,可探索的空間相對較大;也有助于成為一鍵高效布局中國優質資產、滿足養老資金等長期投資需求的重要產品工具。
嘉實基金是業內較早布局被動投資業務的基金公司之一,立足客戶需求不斷豐富從寬基、風格到高景氣行業的全系列產品貨架,其超25年的投研沉淀也有望賦能增強策略的發揮。同時,在市場相對低點推出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產品,也體現了公募機構積極引導逆勢布局、長錢長投的擔當。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嘉實基金指數產品管理規模達到2733.2億元,居全行業第五位。目前嘉實基金已經在寬基指數、行業主題指數、跨境指數、及Smart Beta策略指數等方向廣泛布局。隨著嘉實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的首發,將為投資者提供更為豐富的投資選擇。投上證指數,不妨首選增強款ETF。
評論
最新評論